67书吧 > 红楼士子风流 > 第十八章 黛玉含酸

第十八章 黛玉含酸

推荐阅读:弃宇宙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

一秒记住【67书吧 www.67book.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边,贾兰来到了林黛玉的住处,只见林黛玉倚靠在窗边的座椅上,黯然伤神。贾兰猜测,林黛玉一定是在为贾宝玉对薛宝钗的关心而感到伤感。贾兰决定,尝试着去安慰安慰她,说道:

    “林姑姑,你在想什么呢?你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宝姑姑,对不对?”

    “兰哥儿,你还小,不懂,可别胡说!”林黛玉一边遮掩自己的面容,一边回应道。

    贾兰心想,林黛玉喜欢逃避,又傲娇得很,看来得雪上加霜,刺激她直面问题才是,于是激将道:

    “林姑姑,就算你在这里伤感也无济于事啊,宝叔叔是不会看到的,因为他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了。”

    “什么意思?”林黛玉想了下,又问:“你宝叔叔去了哪里?”

    “林姑姑,你这么聪明,难道想不到吗?”贾兰故意拖延着不说,让林黛玉自己猜出来。

    果然,林黛玉马上就想到了,说道:“你宝叔叔一定是去了你宝姑姑那儿了吧!”

    “是的,林姑姑,要不我陪你一起去?”贾兰试探地问道。

    然而,林黛玉并不领情,说道:“我才不去,与其看了心烦,不如视而不见。”

    “林姑姑,难道你情愿这样坐以待毙?”说完,贾兰发觉自己的话略微严重了些。

    林黛玉看了贾兰一眼,目光中露出诧异,说道:“孩子家的!不然你要我怎么做,腿长在他的身上,我还能限制他去哪不成!就算我跟着他又能如何,管得住他的腿,管不住他的心!”

    贾兰无言反驳,败下阵来,说道:

    “既然如此,就不打扰林姑姑伤神了。不过,贾兰还有一句话想说,姑姑兴许根本就不懂宝叔叔的心。宝叔叔虽然对谁都好,但对林姑姑确实特别的。”

    说完,贾兰告辞了林黛玉,转身离开前,他似乎看到了林黛玉脸色浮现出恍然的神态。

    贾兰从林黛玉的住处走出,正好碰见了四处寻他的碧月。

    “兰哥儿,你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呢?我都急死了,还以为你掉进了哪个水池里了!宝二爷也问起了你,还说你可能是告密来了,要我来林姑娘的住处来找你,没想到你果真在这里呢!”

    贾兰听了碧月的话,心头一惊,没想到贾宝玉竟然看出了他心里在想什么。既然可能被拆穿了,逃避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了。

    贾兰和碧月便再一次来到了薛宝钗住的梨香院。刚刚走到门口,便听见里边传来了宝钗的笑声,说道:

    “成日家说你的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过,我今儿倒要瞧瞧。”

    只见薛宝钗往贾宝玉的身边挪近,宝玉亦凑过去,把挂在脖子上的玉从项上摘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宝钗托在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贾兰也不打搅他们,悄悄走进屋内,坐在了一旁,和他们一起仔细瞧着那块玉。他知道,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幻相。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儿也嘻嘻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央及道:“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呢!”

    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

    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宝钗不等她说完,便嗔着:“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宝玉此时与宝钗挨肩坐着,只闻一阵阵的香气,不知何味,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没闻过这味儿。”

    宝钗道:“我最怕熏香。好好儿的衣裳,为什么熏他?”

    宝玉道:“那么着这是什么香呢?”

    宝钗想了想,说:“是了,是我早起吃了冷香丸的香气。”

    宝玉笑道:“什么‘冷香丸’,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呢。”

    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宝玉等忙起身让坐。

    “林姑姑,你怎么才来呀!”贾兰此时也在屋里,看见林黛玉的出现,一时欣喜,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哪知,贾兰的这一声欢呼,却惹来了贾宝玉的冷冷一视。贾兰表情镇定,自觉屏蔽了贾宝玉的目光,而把视线锁定在林黛玉的身上。

    只听见林黛玉看着宝玉,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

    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

    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么?”

    地下老婆们说:“下了这半日了。

    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

    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走了!”

    宝玉道:“我何曾说要去,不过拿来预备着。”

    宝玉的奶母李嬷嬷便说道:“天又下雪,也要看时候儿,就在这里和姐姐妹妹一处玩玩儿罢。姨太太那里摆茶呢。我叫丫头去取了斗篷来,说给小么儿们散了罢?”

    宝玉点头。李嬷嬷出去,命小厮们:“都散了罢。”

    眼看就要到了吃饭时间,这边,碧月生怕大少奶奶在家等着着急,便催促贾兰回家去。贾兰拗不过碧月,只好辞了姑姑们,回家去了。

    贾兰离开不久,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食,留他们喝茶吃果子。

    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连忙把自己糟的取了来给他尝。

    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酒来。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

    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

    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

    “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

    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

    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

    “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薛姨妈因笑道:“你素日身子单弱,禁不得冷,他们惦记着你倒不好?”

    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那不叫人家恼吗?难道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儿的打家里送了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还只当我素日是这么轻狂惯了的呢。”

    薛姨妈道:“你是个多心的,有这些想头。我就没有这些心。”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了,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那里肯不吃?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杯就不吃了。”

    李嬷嬷道:“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

    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

    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只说姨妈这里留住你。这妈妈,他又该拿我们来醒脾了!”

    黛玉一面悄悄的推宝玉,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那李妈也素知黛玉的为人,说道:“林姐儿,你别助着他了。你要劝他只怕他还听些。”

    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想来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吃,也未可知。”

    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

    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的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薛姨妈一面笑着,又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到这里没好的给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吓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有我呢!索性吃了晚饭去。要醉了,就跟着我睡罢。”

    薛姨妈说着,又命丫鬟道:“再烫些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

    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

    雪雁等几个人,也吃了饭进来伺候。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

    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同走。”

    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

    说着,二人便告辞。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把头略低一低,叫他戴上。

    那丫头便将这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

    “罢了罢了!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别人戴过?等我自己戴罢。”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过来,我给你戴罢。”

    宝玉忙近前来,黛玉用手轻轻笼住束发冠儿,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之上,把那一颗核桃大的绦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

    整理已毕,端详了一会,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

    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丫头们也跟着一起走了。